冷川做客名师大讲堂 分析“一·二八”抗战的战地报道和文学书写

发布时间:2022-12-11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12月11日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室副研究员冷川应邀做客我院名师大讲堂,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平台,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事变与文学——‘一·二八’抗战的战地报道和文学反思”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会由517888九五至尊线路测周新顺教授主持,吸引了校内外百余人参与聆听。

冷川研究员以“一·二八”抗战的战地报道和文学书写为切入点,展开对抗战文学及事变与文学之间关系的思考。在阿英(钱杏邨)整理的“一·二八”抗战的文学资料基础上,冷川研究员发现民族主义文学的主要作家(如黄震遐、张若谷、万国安等),在《大晚报》《时事新报》等报纸中刊载的战地报道,抗战全面爆发时提供了大量的战地报道,帮助民众获得了大量战地信息;但出于鼓舞民心、促助战争胜利的目的,他们在创作时也不免有将战事乐观化、传奇化的英雄主义倾向。与之相对,在战后这些作家创作的相同题材的小说中,作者对战事的惨烈残酷、战事之艰难等方面的问题反而有更为真实的描写。他以“大刀会的神话”着重分析了当时战地报道“似真性”效果的营造手法,认为这种虚实相杂的报道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甚至影响了人们的历史记忆。冷川研究员强调了研究过程中文史互证的重要性,提醒大家关注历史的文学化表述以及文学具有的反思力量。最后,冷川研究员对与会师生的提问进行了耐心、细致地解答。

【报告人简介】冷川,男,生于1978年,文学博士。2008年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2008年至今,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室,副研究员。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澳门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及学科史。


【关闭】 【打印】    责任编辑:周新顺         作者:董鑫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