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大讲堂:金少华副教授主讲《文选》注释与《选》文解读举隅

发布时间:2023-05-15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名师大讲堂:金少华副教授主讲《文选》注释与《选》文解读举隅


5月13日晚,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金少华副教授应邀作客我院名师大讲堂,在电子楼101为校区师生带来题为“《文选》注释与《选》文解读举隅”的学术讲座。该讲座由朱新林副教授主持,我院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金老师以《文选》李善注为切入点,为大家系统梳理了《文选》李善注的基本体例。李善在《两都赋序》开篇便自述注例,并一以贯之。一是诸引文证“举先以明后”,追溯语源与事典,以示作者有所祖述。据有关学者统计,李注引书超过2000种,保存了大量汉魏古注;二是“不以文害意”,用其语而不用其意;三是“引后以明前”或“引应及傅者”,或以示前后有所因承,或引证同时代人说法,转以相明。金老师以班固《西都赋》“左据函谷二崤”、“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为例,结合山川地形图和注释层次,呈现了李善注释的严谨体例。因此,李善注虽旁征博引,但条达理贯,注释谨严,是《文选》的权威注本。



在此基础上,金老师列举了五条典型《选》文材料,分别说明解读《文选》的基本方法。首先以班固《西都赋》“表以太华终南之山”李善注“表,揭也”,引出扬雄《羽猎赋》“揭以崇山”,张衡《东京赋》“大室作镇,揭以熊耳”等相关文献,进而从词义和语境两方面说明“乱北渚兮揭南涯”李善注“揭,高举也”是揭裳涉水之意,进一步揭示了李善注的注释作用。同时指出,要注意运用音韵材料揭示李善注在释义时的同中之异。其次,结合张衡《西京赋》“途阁云曼”之“途阁”,或作“连阁”,或作“延阁”,上溯班固《西都赋》、司马相如《上林赋》,指出综合排比利用相关文献的重要性,李善注和五臣注具有相互参证的作用。最后,金老师以左思《三都赋序》“而论者莫不诋讦其研精,作者大底举为宪章”为例,指出注音材料同样具有提示异文的重要性。他通过对比李善注、五臣注、陆善经注,说明三家注与原义均有抵牾之处;又以《音决》“许,如字;或为讦,居碣反者,非也”所提供的的异文材料为突破口,梳理出“诋讦”应是由于“许”与“讦”字形相近,后又因传抄讹误,衍“诋”字而成。金老师综合各种方法,说明了注文对《文选》理解的提示作用、读注需相互印证以及如何充分利用《文选》音韵材料阅读文献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在提问交流环节,金老师指出《文选》写本和刻本是两个不同的版本系统,且写本年代较早、尚未定型,保留了较多的文本信息。因此在文献研究中应该充分重视以敦煌写本和日本抄本为代表的写本,并给在座同学推荐了研读《文选》的三种版本。最后朱新林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并强调了读书治学需重视原典阅读和文本细读,要重视汉魏古注和音韵材料,要充分关注注释的内在逻辑、注释体例和文本层次。希望同学们认真思考金老师的考证思路,能对今后读书有所启发。


作者:郝展韬





[报告人简介]金少华: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副教授,中国文选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文选学、敦煌学研究,著有《古抄本〈文选集注〉研究》《敦煌吐鲁番本〈文选〉辑校》。其中,《敦煌吐鲁番本〈文选〉辑校》获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资助出版,并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



【关闭】 【打印】    责任编辑:李晋飞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