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灯论坛 启牖讲座第四讲】跨越时空的对话:圣经与两河流域文明

发布时间:2019-05-27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学灯论坛 启牖讲座第四讲】跨越时空的对话:圣经与两河流域文明

本站讯 2019523日晚730分,由学灯论坛组委会主办,517888九五至尊线路测承办的“启牖”系列第四讲“跨越时空的对话:圣经与两河流域文明”在电子楼101举办。本次讲座主讲人为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教授,山东大学文科一级教授,饶宗颐宗教与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李炽昌教授。517888九五至尊线路测芮欣副教授主持了讲座,杨慧教授向李昌炽教授赠送了学灯论坛“启牖”讲座纪念铭牌。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王强伟老师、517888九五至尊线路测唐鹏举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李炽昌教授从《圣经》文本产生的时间与空间入手,详细梳理了希伯来《圣经》与两河流域文明之间的历史与文学之关系,并探讨了当下读者应当如何在跨越时空的境遇中研读经典。李炽昌教授首先阐述了“跨越时空”这一关键词的研究意涵:从空间方面来看,《圣经》从西亚诞生并开始流传,分为东西两个路径;从时间方面来看,则有5000年的跨度,而以此为起点讨论古代文明的历史如何影响《圣经》文本的形成,不仅涉及跨文本诠释的问题,更需辨析“经与教”之理解。李炽昌教授结合文本资料与历史文献,介绍了作为希伯来文明之代表的“塔纳克”(TaNaK),这不仅是一个民族对于过去记忆以及对于将来向往的“文本化”(textualizing life)体现,同时,这一文本的“生活化”(enlivening text)也反映出希伯来人经世致用的宗教情怀。接下来,李炽昌教授通过论述《圣经》在中国的翻译,比照马礼逊(Robert Morrison)米怜-William Milne)译本、马殊曼(Joshua Marshman-拉撒(Joannes Lassar)与文理和合本、和合本修订本等现代译本,从语言的具体翻译透视对于“从无创有”(Creatio-Ex-Nihilo)之问题的理解。李教授认为,“从芜造序”的表述似乎更为恰切,并指出其两个特点:从无序到有序,从不分到分。因为,阅读文本需同时注意三个问题:“What is in the text?”,即分析文本的语言、文体、风格等问题;“What is behind the text?”,要了解文本产生的历史、社会语境,彼时人的经验世界;“What is in front of the text?”,即文本的读者接受与影响问题。

接下来,李炽昌教授详细讲述了《圣经》与两河流域文明的历史-文化关联,指出这一地区的神话、传说、故事以及各大帝国的军事势力不断地冲击以色列,形塑它的命运,而《圣经》则在自身的处境中重述和运用两河流域的各种文化资源。李炽昌教授援引国际著名亚述学家萨缪尔·诺亚·克拉莫尔(Samuel Noah Kramer1897-1990)的《历史开始于苏美尔》一书,从近东文明的研究成果中,探寻《圣经》所受两河流域文化的具体影响。在《汉谟拉比法典》、巴比伦的创世史诗、西亚神话《阿特拉哈西斯》、亚卡德语的创世史诗以及“第四块泥板”中叙述中,都可以发现这样的文化痕迹,而在这种文本互释研究中,李教授指出应尤其关注“迎”、“拒”、“反”、“合”四个跨文化交往原则的运用。不仅如此,在论及“第四块泥板”中记载的与创世神话相关的故事时,李教授以巴比伦主神马尔杜克的圣兽为例,对照有关“龙”之翻译及其文化涵义的理解,指出“龙”在中国与西方历史文化语境中象征得以形成的历史。

通过对伊甸园故事进行研读,李炽昌教授展现了希伯来宗教的人文关怀。在基督宗教的传统中,伊甸园故事常常被解读为“原罪”的来历,但考察《圣经》中有关伊甸园故事的讲述,尽管男人和女人的确被赶出伊甸园,但却未有一词提及“罪”,在李教授看来,《创世纪》2-3章提示给研究者的重要问题有二:一是这个故事在原罪、堕落与失乐园之外的意义;二是,犹太教的人性深度的理解与律法的地位之关系。对此,李教授通过文本细读,以《创世纪》伊甸园中有关智慧树与生命树的叙述为中心,同时结合古代西亚神话《吉尔伽美什史诗》(Gilgamesh)、《阿达帕》(Adapa Epic)、《阿特拉哈西斯》(Atrahasis) 中有关“死亡与不朽”的讲述,阐释了神人之异同:理性与永生,无知与死亡,由此展现了希伯来人对于人之处境的思考:“人如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男人与女人的关系如何形成?人类的繁衍(生育)如何取代了不死的可能性?人具有理性与创造力,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此后,李教授从分析出埃及的故事入手,进而延伸至希伯来人对于律法要求的伦理思考,以及历代基督宗教文化与历史的演变。

在李教授看来,经文与经世密不可分,细读文本,关怀世界,钻研经典,探索人生。希伯来圣经在特定的历史处境对人生之探索,传承与转化了古代西亚文明,构成了人类宗教文化与人文价值的一部分。李炽昌教授指出,对《圣经》文本的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面对这一最具经典意义的经典,要关注文本及其背后的人在具体历史文化环境中的具体经验,关注《圣经》在翻译过程中不断产生的流变。

李炽昌教授以其深厚的理论素养、极具包容性的人文研究情怀,考察《圣经》与两河流域文明之间的关系,与数千年的经典遥相对话,重新在不同的历史与社会处境解读经典,重新审视《圣经》与古代之文明之复杂关联,反思我们今天所生活的时代。在最后的提问环节,多个学院的同学踊跃提问,李炽昌教授深入浅出地进行了讲解。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撰文 祝晓兵/摄影 崔佳文 邓福燕

【关闭】 【打印】    责任编辑:曲敏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