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灯论坛 启牖讲座第五讲】古希腊神话与缪斯的与演变

发布时间:2019-06-30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学灯论坛 启牖讲座第五讲】古希腊神话与缪斯的与演变

本站讯 20196月25日8,由学灯论坛组委会517888九五至尊线路测主办启牖系列第讲“古希腊神话与缪斯的演变”在电子楼404举办。本次讲座主讲人为中国人民大学雷立柏(Leopold Leeb)教授。517888九五至尊线路测芮欣副教授主持了讲座,并于讲座正式开始前向雷立柏教授赠送了学灯论坛“启牖”讲座纪念铭牌。

何为缪斯(muses)?雷立柏教授从自己的中国经历讲起,笑称古希腊语、古希伯来语和拉丁语即为他的三位缪斯,是“给予人灵感的女子”。这种表述正如缪斯自古希腊以来所呈现的拟人化的表现方式,并沿用于一系列文学文本。由此,雷立柏教授以古希腊至文艺复兴的时间为线、以具体文本为例、以语文学为研究方法,生动详实地展现了缪斯的演变历程。

缪斯形象最早出现于古希腊时期的《荷马史诗》,却并未提及具体女神的名字。《伊利亚特》的第一行诗menin aeide thea中的thea一词即为女神,意指缪斯这行诗句即为“缪斯歌唱(阿基琉斯的)愤怒”。荷马的灵感来自Muses(缪斯女神)这一语词源自monsamens,具有心田记忆力的含义。赫西俄德(Hesoid)在《神谱》(Theogonia)中沿用这一内涵,将缪斯视为宙斯与记忆力(Mnēmosynē)的女儿,但拥有了九个具体的形象,即名为司史诗(Kalliopē)、历史(Kleiō)、爱情诗(Eratō)、音乐(Euterpē)、赞美诗(Polyhymnia)、喜剧(Thalia)、悲剧(Melpomenē)、歌舞(Terpsichorē)和天文学(Urania)的女神。古罗马文学继承了古希腊颂扬缪斯的传统。例如,在《歌集》(Odes)中,贺拉斯(Horace)感受到了文艺女神(Muses)对他的保护和启迪,并将生活和工作的意义归于文学。

 

      至古代晚期,在基督宗教文化的影响下,人们虽无法继续祭拜希腊诸神,却依然保留了神话所带来的学术传统,学科美德隐喻为缪斯。在卡佩拉(Capella)的著作《梅库利乌斯和语文学的婚姻》(The Marriage of Philology and Mercurius)中,阿波罗(Apollo)送给新娘语文学(Philologia)七位仆婢作为特殊的礼物,正是包括语法学、逻辑学、修辞学、算术学、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的自由七艺。相似的人格化表现方式也出现在波伊提乌(Boethius)的《哲学的慰藉》(The Consolation of Philosophy),作为哲学的缪斯对痛苦的诗人进行灵魂的治疗,指引其找到真正的精神幸福。而在普鲁登蒂乌斯(Prudentius)的《灵魂之战》(Contest of the Soul)中,基督徒的种种美德与异教徒的种种恶习交战,缪斯化身为信仰(Fides)、贞洁(Pudicitia)、忍耐(Patientia)、谦卑心灵(Mens Humilis)、希望(Spes)等高尚品德。

基督宗教信仰中世纪开始,逐渐成为欧洲文学乃至文化表达的主流,将缪斯人格化为美德的传统依然延续。格雷邦(Arnoul Greban)的《巴黎受难剧》(Passion of Paris)是15、16世纪欧洲较为有名的受难剧,旨在推动听众在观看基督的死亡和复活后能够悔改并转向神。该剧的第一天讲述了天堂“上主的四个女儿”争论人类被拯救的可能性,而这四个形象正是代表了仁慈(Miséricorde)、真理(Vérité)、和平(Paix)与正义(Justice)的缪斯。相似的表现形式也可见于彼特拉克的对话作品中,喜乐(Letitia)、希望(Spes)和理性(Ratio)成为拟人化的角色彼此展开讨论。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更是继承了古代的灵感和想象,例如:贝亚特丽斯是但丁的缪斯,但美德的代表已变为由圣徒承担。

雷立柏教授的讲授以词源为切入点,通过拉丁语、古希伯来语、古希腊语、英语等语言之间的对照解读,以具有典型意义、但以往在中国语境的外国文学史讲述中却常常被忽视的文学经典为例,不仅勾勒出了缪斯形象的演变轨迹,更展示出了西方古典文化与文学的别样魅力。雷立柏教授所带来的绝不止是知识的拓展和补遗,更为重要的是语文学的学术研究方法的启示以及跨文化、跨语际的自觉思考与研究视野,也正是“年轻”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乃至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尤为需要学习与借鉴之处。

而对于尚在研究摸索阶段的同学们来说,雷立柏教授此讲更像一次研究范例的展示,值得细细回味。其一,将语文学作为学术研究的一种门径与向导,在追根溯源的过程中梳理出清晰的研究脉络,甚至激发出全新的研究问题与思路。例如,雷立柏教授从词根muse解读music(音乐)和museum(博物馆),恰好形成了拟人化的缪斯与实体可见的缪斯之间的对照。其二,外国文学研究需强化古典语言的重要性并丰富古典文本的介绍与阅读。若不了解古希腊语和拉丁语,便很难从《荷马史诗》的中译本和英译本中寻觅到缪斯的独特价值,更难以触及西方文学的内在连续性,而国内关于欧洲文化的古希腊-古罗马传统仍有待系统的、多维度的介绍,具有广阔的研究拓展空间。其三,熟知中西历史传统是跨文化与跨语际研究的基础,而这种研究的视野与方法需要有意识地培养与不断地训练。在讲座中,雷立柏教授通过对于具体人物、著作、时间、地点的提及展现了基础知识之于深入研究的重要性,又由赫西俄德《神谱》中的缪斯形象对照《山海经》中神话形象,颇有启发性的讨论中西交流的文化历史。

在提问环节,雷立柏教授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例,回应了同学们关于中国和西方神话认知异同方面的几个问题。最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字:陈人嘉    图片:崔佳雯   

 

【关闭】 【打印】    责任编辑:孙晓丽         作者:孙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