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灯论坛 启牗讲座第七讲】文明对话:东亚人文交流的历史与展望——以中韩人文交流为例

发布时间:2019-07-01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本站讯 2019年6月29日上午十点,由学灯论坛组委会主办,517888九五至尊线路测承办的学灯论坛·启牗讲座·第七讲“文明对话:东亚人文交流的历史与展望——以中韩人文交流为例”在电子楼101室举办。本次讲座主讲人为山东大学文科一级教授,延边大学前校长金柄珉。517888九五至尊线路测杨慧教授主持了讲座,并向金柄珉教授赠送了学灯论坛“启牗”讲座纪念铭牌。517888九五至尊线路测唐鹏举老师、于京一老师、芮欣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金教授首先介绍了人文交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人文交流就是人类的文化交流,是解决人类危机、矛盾以及焦虑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而中韩(朝鲜半岛)人文交流在前近代、近代到当代的历史进程中为东亚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文化启示。

天朝礼治体系作为体制保障,是前近代中韩人文交流的大框架。而人文交流与政治、外交、经济交流互为牵动、互为补充、互为印证,并共同构成了中韩关系。而在新的国际关系框架下,逐步了形成新的人文交流模式,即人文交流呈现互为主体、平行多元的发展模式。随后金教授通过三个模式总结了前近代中韩人文交流的历史过程。

 

第一个模式是中心与周边共同发展模式。东亚文明以汉字、儒释道、朝贡制(册封制)等中国文化为基石形成并发展,汉字作为共同书面语起到促进文化传播与影响的功能;儒释道作为价值观念起到促进互信与认同的功能;作为认可制而非任命制的册封制(朝贡制)作为礼仪往来机制起到了形成并维系文明圈的功能。通过使节交流、留学生交流、求道僧交流等为基本内容的人文交流,共同构筑了东亚文明的核心价值。中韩人文交流中所体现的互动与认知既是天朝礼治体系框架下的良性运行形态,又是东亚文明的发展原则。中韩人文交流同时展现出“和而不同”的特征。韩国的吏读文字、朝鲜文字创制,盘索里、唱剧、乡乐、乐器等各种文化,还有浩如烟海的汉籍,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史书和学术论著等,都受到中国汉籍的影响,但具有明显的韩国特色。既是韩国文化的重要部分,又是东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亚文明国家共同的精神遗产。

二是官方与民间并行的发展机制。官方交流主要以召见使节、交换国书及礼品、赠送和购进图书文献为主。两国使节主要进行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而民间交流主要是使节团成员、留学生、佛教僧侣和贸易商人等四类群体与民间的交流。民间交流在内容上突破了思想禁区;在形式上十分开放,或在客舍、或在书斋、抑或在书店商铺;在方法上非常多样,既有面谈笔谈,诗歌酬答,又有交换书画古董。清代韩国的燕行使节团来华700多次,人员达30多万,留下100多卷的燕行录。而《热河日记》更因其体现的异域思想与记录完备的中国文化,被称为中韩交流的“金字塔”。中韩相互叙事也为中韩人文交流的研究留下极其重要的“历史档案”。

三是共享资源与相互合作的发展途径。文献的整理与刊行为人文交流奠定了基石。中国系统搜集和整理了韩国的重要文献,如《全唐诗》、《四库全书》、《疆村丛书》、《足本皇华集》,同时也分门别类地整理出版了《朝鲜诗选》、《韩客诗存》、《韩客巾衍集》等韩国文集。而韩国对中国文化的整理与研究则源远流长、浩如烟海。如出版的《破闲集》、《容斋集》等数十种中国诗歌评论专集,刊行的《论语集注大全》、《孟子集注》、《纂注分类杜诗》、《分类补注李太白集》、《大藏经》、《续大藏经》等历史文献。《李朝实录》以编年史的形式详细记录了中韩人文交流的情况。同时,韩国自编的汉语教材以及对汉籍的译介也有效地推动了中韩之间的人文交流。

 

接下来,金柄珉教授分四个方面提出了对新时期中韩人文交流的展望:一是明确新目标,为东亚文化共同体建设服务;二是坚持新理念,推进价值的发现与重建;三是探索新路径,坚持生成性对话原则,包括平行对话原则、生成性原则和克服悖论原则三种;四是构建新机制,提供制度保障,主要是指在交流方针政策上的政府的引导机制和充分体现双边、多层、多元交流的原则的民间人文交流机制。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金教授在最后提出要“总结新经验,推向新阶段”,即总结互动认知经验、价值重建经验、共同发展经验、本土化与世界化经验、反思矛盾与断裂的教训等五种经验,推动中韩人文交流进入新阶段。而中韩人文交流也将对中韩经济社会发展乃至东亚文化共同体的建构将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金教授探讨了中韩人文交流的历史传统和未来发展的远景,其跨文化与跨语际的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随后,来自暑期学校多所大学的学员们踊跃提问,金柄珉教授进行了细致的讲解。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李守信    图:崔佳雯


【关闭】 【打印】    责任编辑:孙晓丽         作者:孙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