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区召开张枣博论译稿暨诗学思想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9-10-28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校区召开张枣博论译稿暨诗学思想研讨会

 1026日上午,由517888九五至尊线路测主办的以“现代性的追寻:论1919年以来的中国新诗”为题的张枣博论译稿暨诗学思想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威海)国际学术中心捧月厅召开。北京大学洪子诚、北京大学姜涛、中央民族大学敬文东、浙江大学江弱水、清华大学西渡、中央民族大学冷霜、浙江工业大学颜炼军、河南师范大学王东东、湖南文理学院程一身和首都师范大学张光昕等嘉宾与会发言。校区517888九五至尊线路测院长张红军、教授孙基林、副教授亚思明与副教授周新顺等老师出席了此次研讨会,并有部分老师、同学与会旁听。

研讨会分为开幕式、嘉宾自由研讨和现场互动三个环节。在第一环节,张红军对此次研讨会的背景作了简要介绍。亚思明则将自己对张枣博士论文进行翻译的前因后果进行了讲述,并向与会嘉宾分赠了签名版张枣的德汉双语诗集《春秋来信》。随后,与会人员进行了合影留念。

在嘉宾自由研讨环节,洪子诚提出了张枣的博士论文对于新诗史料的补充及体现新诗现代性具有重要意义的观点,他认为张枣的作品对于九十年代的诗歌具有启发性;敬文东对于张枣对闻一多和鲁迅等人的评价表述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张枣对于汉语的认知是“甜”;江弱水指出了张枣作品中对于“低沉的、求助的、软弱的声音”的倾向性;姜涛教授分前后两个时期进行探讨,认为张枣前期的创作风格与国内同时期的作品风格有相似性,但后期有了明显的个人创作特色;西渡以从事多年出版行业的经验角度对译稿进行了赞扬,强调了自己对张枣以《野草》作为新诗源头存在质疑的看法;冷霜从张枣的现代主义诗学观点方面进行了论述;颜炼军通过对张枣的课堂进行回忆,表达了对在生活中贴心而令人愉快的老师张枣的感激与怀念;王东东围绕“诗哲之争”,在元诗与语言之间展开了一系列的阐述,提出了“用新诗创造本质”的观点;程一身教授从张枣作为诗人与评论者两个方面出发,作出了张枣与闻一多、鲁迅之间的比较;张光昕讲师以年轻学者的视角对张枣诗歌进行解读,也提出了元诗就是一种作者与自我对话的形式。在现场互动环节,颜炼军对现场提出的关于张枣与卡夫卡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解答,周新顺对整个研讨会作了现场总结与闭幕致辞。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旨在对亚思明译著的张枣博士论文进行探讨,从而为更好理解张枣诗学拓宽道路。本次研讨会在为各个学者提供深入交流平台的同时,也对理解张枣博论中所折射的世界视野、文学趣味和价值判断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与会嘉宾介绍:

洪子诚:学者,文学评论家。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敬文东:学者,文学评论家。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江弱水:学者,文学评论家。任教于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姜涛:诗人,学者。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西渡:诗人,学者。任教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冷霜:诗人,学者。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颜炼军:学者,文学评论家。任教于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王东东:诗人,学者。任教于河南师范大学,华语诗歌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程一身:诗人,译者,评论家。任教于湖南文理学院

张光昕:学者,文学评论家。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田欣萌、张浩哲

/崔佳雯

【关闭】 【打印】    责任编辑:曲敏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