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叶寻根:探讨现代人文主义阅读传统的生成”学术沙龙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19-12-02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振叶寻根:探讨现代人文主义阅读传统的生成”学术沙龙顺利举办

 

1123日,由学灯论坛组委会召集,山东大学517888九五至尊线路测主办,郑州平行线教育集团协办的“振叶寻根:现代人文主义阅读传统的生成”学术沙龙在威海校区举办。本次学术沙龙从阅读之于文学的内涵与意义切入,围绕着现代人文主义阅读传统的生成与流变而展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河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和山东大学的13名学者就这一纷繁复杂的议题各抒己见,切磋探讨,与会者通过重审“阅读”的常识历史,探寻阅读背后丰富多彩的确证意义、展现出自我寻找的思想文化历程。

学术沙龙由517888九五至尊线路测芮欣副教授主持,517888九五至尊线路测副院长张文祥教授致开幕词。张文祥院长首先感谢了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对于山东大学517888九五至尊线路测以及学灯论坛学术事业的大力支持,接着介绍了山东大学“一校三地”一体化建设及开放共享的学术资源,表达共同助力人文学科建设的希冀,并预祝此次学术沙龙取得圆满成功。主持人芮欣副教授在接下来的发言中回顾了“学灯论坛”的创办历程与主要活动,重申“君子讲习,以文会友”的学术理念,并郑重介绍本次学术沙龙的合作方,即致力于“倡助学术”的平行线教育集团,并对其提供的资源致以真挚的感谢。随后芮欣副教授向平行线教育赠送合作纪念铭牌,与会者于文学楼前合影留念。

 

    此次学术沙龙共分为四场,第一场题为“现代”的由来,即回溯阅读的文化史,在古代经典的书写与阐释中探寻现代人文主义阅读的思想缘由。第一场由山东大学517888九五至尊线路测周妍老师主持,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张新刚老师担任评议人。中国人民大学张靖老师以《后世俗视域下的“耶稣比喻”》为题进行发言。张靖老师指出自启蒙运动后,人们开始不断追求“世界祛魅”,“神圣”作为“日常”的对立面被替代、杂糅或遗忘。20世纪80年代后,诸多思想家开始重新谈论“神圣”,在此背景下张靖老师分析哈贝马斯提出的“后世俗概念”,由此展开对“神圣”与“日常”的讨论。张靖老师通过列举新约福音书中的耶稣比喻 (parable) ,阐释《圣经》文本中神圣日常的关系,并且从“双重谦卑”的角度出发,借用后世俗理论视角分析“耶稣比喻” the parables of Jesus 这一特殊文体的作用,展示出在传统的寓意解释之外,耶稣比喻中“神圣”与“日常”的关系和含义。

    第二位发言人为浙江大学外语学院的朱振宇老师,题目为《“君主之谷”与“地上乐园”——<炼狱篇>中的“乐土”意象》。朱振宇老师首先描述了维吉尔《埃涅阿斯纪》第六卷末尾描写的田园诗般的“乐土”(Elysium)风光,由此延伸到对于但丁《炼狱篇》两处“乐土”的探讨,一个是炼狱山脚下的“君主之谷”,另一个是炼狱山顶的“地上乐园”。朱振宇老师经过分析,发现但丁笔下的乐土充满着对“伊甸园”的回忆,隐含着对于同时代诗人卡瓦尔坎第的诗歌的指涉和批评,并且借用中世纪救赎戏剧的方式书写了对尘世诱惑的克服。通过文本细读,朱振宇老师指出,“重写”这一文学行为折射出在但丁的宇宙中,古典诗人与但丁同时代的诗人一样都身处救赎历史视野中的世界历史。

接下来,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张欣老师进行了题为《殉道士的“道德地形图”:<裴白秋与菲丽希缇殉道记>中的异象研究》的发表,研究对象为公元3世纪的拉丁文本《裴白秋与菲丽希缇殉道记》。张老师采用文本细读和心理分析的方法,借助查尔斯·泰勒的“道德地形图”概念探究文本中的铜梯异象、狄诺克拉底异象以及角斗士异象,拓展了此前女性主义、存在主义两个研究路径,发掘异象背后表现出的裴白秋对于罗马斗兽场文化、等级制的挑战与解构,以及通过重构受难经验帮助殉道士设立新的个体、家庭和社会伦理的地形图,由此获得身份认同。

学术沙龙第二场主题为“异域”的借镜,意为将东西方世界中对于经典阅读的现代转向并置在一起进行讨论分析,在与他者的互动与参照之中回望有着悠久阅读传统的中国如何实现阅读的现代。第二场由中国人民大学张靖老师主持,山东大学张中老师担任评议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张新刚老师的演讲题目为《阅读希罗多德:在历史学与哲学之间》,张老师首先以亚里士多德为例,讲述了哲学家对于历史学家的批评,指认历史不过是偶然性的记录,缺乏对于智慧的洞悉。接着,从希罗多德《历史》中有关巨吉斯(Gyges)故事与波斯帝国的历史叙事入手,张老师阐述了希罗多德笔下的巨吉斯故事及其习俗解释路径、分析了冈比西斯(Cambyses)的疯癫折射出的礼法与自然之争,最后通过与格劳孔(Glaucon)版本的巨吉斯进行比照,张老师呈现出希罗多德历史叙述中的智慧维度。

中国人民大学的赵倞老师以“世间的具象(Profane Figure)”为题,由1938年海德格尔在《世界图像的时代》讲座中使用(或化用)的“世界图像”(world-image)一语展开有关“世界世界化”(Welt weltet)讨论。赵倞老师首先分析了海德格尔对于“世界图像”的具体论述,指出“世界成为图像”和“人成为主体”是使现代成为“现代”的两大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历史事件。随后,通过回溯《哥林多前书》与奥古斯丁有关世界的样子(Figura)的讲述、乃至保罗神学,同时征引卡夫卡《波塞冬》、阿刚本《同年与历史》中有关世界(或世间一切)的描述,结合本雅明阅读历史的弥赛亚主义、奥尔巴赫阅读文学的寓象方法,为已被把握为一副图画的世界——这一毒性形象寻找解药。

浙江外国语学院陈芸老师报告的题目为《深海骊珠——重估卫礼贤<中国民间童话>》,从发生学的意义上,探讨德国传教士、汉学家卫礼贤编译的《中国民间童话》对于中国童话的影响。陈芸老师通过考察此书编译的缘起、分析卫礼贤如何对选本进行分类与撰写内容提要、探讨此书在评注过程中体现出的比较意识,呈现出卫礼贤笔下的“中国风景谱系学”。最后,陈芸老师结合格林兄弟、布伦塔诺等德国浪漫派对于德国民间传说、童话话语体系的意义追认,在一个更整全的框架中,重新阐释了《中国民间童话》一书的文化价值与意义。

河南大学的邱业祥老师通过对郭实猎的汉语基督教小说进行考察,发表了题为《郭实猎:经教分离中的阅读》的演讲报告。邱业祥老师以介绍郭实猎其人为开端,提出郭实猎从未主张在经教分离的前提下阅读圣经,但在他的写作中确实又不可避免地处理了基督教与儒家(以及释、道等)思想之间的互相辩驳、质疑乃至否定。邱老师进而指出:在一方对另一方的经典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双方的经典都被迫与各自所从属的宗教相分离,承受对方的异质性阅读。



学术沙龙第三场主题为“批评”的面容,即以“批评”的眼光、理论的视角重释对于传统阅读的理解,试图从中挖掘出更为深层的历史经验和更具普遍性的学理问题。第三场由浙江大学朱振宇老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赵倞老师担任评议人。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殷振文老师由勒内·基拉尔的《包法利夫人》解说切入,探究阅读与摹仿的关系。首先,殷老师阐述了个人主义与小说阅读之间的密切关系,接着以但丁《神曲·地狱篇》(五)、《仲夏夜之梦》、《红与黑》为例,深入解读文学中的阅读者形象。而针对《包法利夫人》中爱玛的阅读行为,殷振文老师征引了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艾伦·布鲁姆(Allan Bloom)和朗西埃(Jacques Rancière)等人的解读,但他本人最为认同的是基拉尔(René Girard)所言之“摹拟欲望(mimetic desire”。最后殷老师强调,好的小说总是自反性的,需要重新审视文学阅读行为(摹仿行为)。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崔洁莹老师以《“我看到了黎明破晓”:论马修·阿诺德批评理论中的“喜悦”》为题进行发言。崔洁莹老师首先阐明,她所关注的问题是马修·阿诺德在从文学创作转向批评写作之后,对于有关文学审美形式和内在情感问题的讨论,而阿诺德通过对浪漫主义诗人、尤其是华兹华斯的继承与批判,尤其关注文学给予读者带来的“喜悦”之情,这当中既包含着伦理的维度——“喜悦”来自毫无偏见地探讨事物本相,同时还承担着在新世界发挥旧世界中的宗教之功能。

接下来山东大学(威海)517888九五至尊线路测的张中老师作了题为《批评的批评——传统文论的观念转型与当代解释》的发言。张老师首先指出,一般而言,人们对“批评”持两种态度:一是对本文的含义加以描述,二是强调解释的当代性。批评家要在文本原意的基础上,努力展开“当下性”阐释,从而实现真正的“理解”。接着,张老师从话语及其流变、观念的效应、阐释的限度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论述。张老师列举卡夫卡等例子,论述话语是传统的化身,也是诸种观念和各式权力的“织物”,并提出了如何面对传统的问题,强调解释应该是和当下有关。

学术沙龙的最后一场主题为 “视线”的交错,旨在跨界交错的视线中展现后现代语境下“阅读”的多重面向,探讨人文主义阅读在面对空间文化、传媒文化乃至更广义的后现代文化等众多“阅读”之后的现象时可能引发的批判与反思。本场由河南大学邱业祥老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张欣老师担任评议人。

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马津老师发言的题目为《“阅读”广州:在符号学视阈下的广州城市空间格局研究》。马老师以《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草案为研究对象,结合城市符号学与社会研究的方法深入探讨了广州城市形象的建构及其意义功能。通过分析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翁贝托.艾柯(Umberto Eco)、马克.戈特迪纳(Mark Gottdiener)等人的相关研究,马老师指出,城市形象既包含了“形象”直接意指的城市功能与用途,同时也有赖于个体通过与城市之间的社会互动形成的对城市的“解读”,因而,城市的塑形是城市空间的物质生产、社会建构的价值观、特定文化的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的产物。

接着,山东大学(威海)517888九五至尊线路测周妍老师进行题为《“阅读”之后:网络流行语的文化批判与话语分析》的发言。周老师首先阐述了网络流行语的生成与传播机制,结合2014-2018年中与社会热点、文化娱乐事件(现象)密切相关的77个代表性网络流行语进行个案讲解,论述了网络流行语的文化表达与情绪化批判,指出网络流行语不仅是网民的语言再创造产物,更有其深层的文化表达和社会意义值得充分探讨。在周老师看来,网络流行语正成为文化变迁的指示器,是观测公众思想情绪动态、了解社会舆情变化的重要窗口。

最后,山东大学(威海)517888九五至尊线路测的芮欣老师以“哀悼”为关键词,论述利奥塔对于奥古斯丁《忏悔录》的后现代式阅读。芮老师以利奥塔《旅程:律法、形式、事件》中的一段话引入,由德里达《友爱的政治学》(Politics of Friendship)中一篇纪念利奥塔的文章为线索,勾连起德里达与利奥塔友情背后互通的精神空间与正义理想。接下来,通过将利奥塔《奥古斯丁的忏悔》与奥古斯丁的《忏悔录》进行对照式地文本细读,结合对于利奥塔写作形式的分析,芮老师探讨了利奥塔选取奥古斯丁《忏悔录》进行“再写”的问题意识与思想旨归。

在最后的闭幕式环节中,芮欣老师对本次学术沙龙进行了简要总结。振叶寻根,观澜索源,此次学术沙龙贯穿“君子讲习,以文会友”的学术理念,汇集一众青年学者,融合学术的严谨与沙龙的灵动,以跨学科、跨语际、跨时空的多维度深入而具体地探讨了现代主义人文阅读传统的生成与流变。大家畅所欲言,均表达了对此类“小而精”的学术沙龙再次举办的期许,而学灯论坛也将带着这份鼓励和信任,再接再厉,努力将这个学术共同体建设得更好。

 

 

                              (文:邓福燕、祝晓兵、崔佳雯     图:崔佳雯)

 

【关闭】 【打印】    责任编辑:曲敏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