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成功举办2021年王统照国际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1-12-22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12月18日,由山东大学(威海)517888九五至尊线路测、琅琊王氏研究中心主办的“王统照国际学术研讨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知行楼517成功举办。

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美国德州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多所海内外著名大学的专家学者、王氏家族后裔及研究生等,对王统照的作品分析、史料搜集与对新文学发展的拓展与贡献等多层面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研讨会由517888九五至尊线路测王瑞华教授主持,517888九五至尊线路测周新顺副院长致开幕词。他指出:王统照是中国五四新文学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他坚持“为人生而艺术”的主张,以对人生问题的严肃探讨而开启其文学创作的道路,我们今天的研讨会,对于系统地回顾、总结和展望王统照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对于进一步推动王统照研究的纵深开掘以及充分评价王统照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的贡献和地位,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最后欢迎并感谢大家对此次研讨会的热情支持。

研讨会第一单元由王瑞华教授主持。第一位发言人是美国著名华文作家卢新华先生。他根据个人经历讲述与山东王氏的不解之缘以及《闪闪的红星》等著名影视作品对他的影响。卢新华先生指出王统照等王氏家族作家对中国新文学的贡献巨大,影响深远,对当前研究的缺失表示遗憾。但是现在看到山东大学终于开启了相关研究,尤其是王瑞华教授已经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亦非常欣慰,很期待王氏家族的研究再迎新局面。

来自美国德州大学的李怀印教授从王统照先生在“五四运动”中的贡献出发,介绍以王统照先生为杰出代表的王氏家族精英群体在现代文学与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提到自己研究属于历史学范畴,但中国自古以来文史不分家,所以对文学领域的人物和流派也一直感兴趣。在对王统照文学缺乏系统研究的情况下,山东大学开启的这方面的研究非常难得,对王氏家族未来研究充满新的期待。

第三位发言人为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华文作家张凤女士。她从王统照小说风格谈起,详细论述了王氏家族另一位作家姜贵的小说《旋风》,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王氏家族文学群体在海峡两岸文学发展中做出的贡献。

网络文学的开创者之一、美国著名华文作家少君先生首先肯定了王统照先生在文坛的历史地位。简要论述王统照先生的文学创作经历,指出现在文学界的年轻一代对王统照的作品和经历知之甚少,学术界对其研究也十分匮乏,这是山东文学界的损失,此时召开王统照国际学术研讨会显得十分必要。

随后是美国华文诗人申美英女士主讲,题目为《温情的叛逆之谷》。她认为王统照的诗歌创作总体感带着一种强烈的新文化运动诗歌的韵味,清淡雅致,用最直白浅显的语言叙述自我。在他诉说的情与爱中,看到一种叛逆的姿态。申女士还提到王统照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人之一,他的诗具有明显的这个时期的特征,王先生的诗给她的印象就像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他的叛逆就有了一种冲击的力度。

研讨会第二单元是王氏家族后裔致辞。发言的主要有王统照长孙王镇英、王统照侄孙王肖辛、王愿坚女儿王小莹。王统照先生密切关注社会的变化,他的文学作品影响了中国文坛30年。他的后辈再次证实了长篇小说《春花》是根据真实社会生活改编,为学术研究带来新的启发。

研讨会第三单元由周怡教授主持。第一位发言的是《新文学史料》主编郭娟女士。她讲述了该杂志与王统照研究的渊源,从《王统照与大英夜报副刊》开始关注与王统照先生相关的文章,并向与会各位学者发出了稿约。

北京语言大学李玲教授认为王统照是文学研究会的元老,他的价值倾向是在五四时代,是歌唱爱与美的价值观。王氏家族庞大,将王统照、王愿坚、姜贵、臧克家等作家连起来就会发现文学史的关联性,所以这是学习和拓展视野的机会。王统照先生的《青纱帐》主题也是红高粱,但不同于莫言的《红高粱》,他的红高粱既是一种地域风景,也是一种人民精神风貌的象征,他的作品多是对民生艰难深切的同情。他的底层叙事从来也没有走向革命失控的暴力,而是人道情怀。李玲教授从表现母爱角度对王统照和冰心的创作进行了比较,认为王统照所表现的母性是渗透到潜意识中的爱的本能,包含着对人间苦难的深刻领会。

潍坊学院王宪明教授主讲题目为《诸城王氏作家群与“东口大鼓”》。王宪明老师认为山东大鼓与诸城王氏作家群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王统照先生的小说中多次出现鼓的元素。大鼓艺术属于民间艺术,也接近白话文学,它融合了这个诗词曲、戏剧、小说、音乐等各种形式,并且和这些形式相互影响,相互催生。

第四位发言的是南京师范大学杨洪承教授,主题是《王统照研究冷与热漫谈》。杨洪承教授指出:自20世纪50年代就有作家呼吁重新确立王统照的文学史地位,与叶圣陶、冰心等同时代作家相比,对王统照的研究少之甚少,此次召开的研讨会是对王统照研究的很大推进。新世纪以来的20年,王统照研究持续冷落,他的贡献和历史地位不相匹配。杨老师从三个方面提出未来发展方向:1.许多学者发现王统照散失遗漏的作品,这些新发现的史料值得研究;2.最重要的不是新史料的填补,而是新的年轻学者对轶文价值的发现,要能推动对作家价值的研究,对轶文文学的阐释。3.出现一批新的年轻的同道学者,但是仍然还需要扩大我们的队伍,把研究的事业拓展,才能对王统照研究有进一步推进。杨老师最后提出研究畅想:填补空白之后,如何提升,王统照在短暂时间内的欧游经历文本的提升空间和当代华文作家的勾连;王统照作为大家,对于散文诗的贡献及在文学史的特殊价值;从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方面,研究翻译作品和外国作家的联系。

研讨会第四单元由崔春副教授主持,山东大学(威海)周怡教授主讲题目为《王统照在青岛期间轶文的新发现》。周怡老师从报业史的角度,从三个方面对王统照的社会活动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王统照编撰《善救》旬刊的相关情况以及王统照发表在《青声》期刊上两篇佚文。

来自重庆师范大学的凌孟华教授主讲题目为《王统照佚文的考释与研究》。凌老师在翻阅报纸中发现1949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的13周年时,王统照先生在《青岛日报》刊登悼念鲁迅先生的诗歌、文章和讲话。同时他指出王统照先生回忆纪念鲁迅的文章,也给郁达夫研究提供了线索,充分体现文学研究的关联性。

第三位发言的是来自山东师范大学的刘子凌副教授,主讲题目为《谈“王统照年谱”的编撰》。刘子凌老师指出:王统照是五四以来的第一代新文学作家,在那个时期处于文坛核心位置。目前研究有诸多新发现,同时也纠正现有关于王统照史实几处错误。他认为作家年谱不仅夯实了当代文学的地基,更为后来学者提供了一个系统、全面、扎实、生动的研究底本,学术后进可以在这些成型的文献基础上发掘新的史料,产生新的学术灵感。

山东财经大学王美春副教授主讲题目为《“诸城之子”王统照的文学人生》。王美春老师梳理了王统照先生从学生时期一直到逝世期间的文学创作情况,她指出,王统照先生能取得巨大的成绩与他本身的天赋才华、其母亲的培养及出身于相州王氏家族的家学渊源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第五位发言人是山东师范大学顾广梅教授,主讲题目为《王统照文学书写的独特意义》。顾广梅老师结合博士论文选题对王统照的小说进行分析。她认为王统照先生的长篇小说《一叶》《山雨》《春花》等作品以清新、坚实、雅正的艺术品质和丰富驳杂、充满力量感的精神图景夯实奠定了现代成长小说的文学版图,并且无疑是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小说作品包容了古典与现代、西方与东方的多元文化元素和审美因子,其笔下的人物塑造和故事的讲法都具有强烈的现代性、启蒙性特征。

最后,王瑞华教授作了《王统照对新文学的开拓与贡献》的发言。王瑞华老师讲述在整理王统照史料过程中发现:在流派纷争激烈的民国作家中,王统照能与各派作家建立起深厚的友情关系,如叶圣陶、郑振铎、老舍、茅盾等曾发文怀念这个挚友;在徐志摩遇难后,他立即赶往济南出事地点,写下悼念长文。动荡的年代,王统照能够团结大批作家,主持大型《文学》期刊平息争议,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同时,在做主编的同时,他发掘培养出了大批年轻作家,如臧克家、端木蕻良、李健吾、刘白羽、吴伯箫、王西彦、许杰、于黑丁等……甚至对当代作家莫言等,都有深刻影响。王统照在1936年结集出版的散文《青纱帐》,这篇短短的散文,似乎是50年后,莫言洋洋洒洒,威震文坛的“红高粱”系列叙事的一个引言或者是序曲。王统照还对教育等问题,有着自己的创见与远见。王统照作为一个学者,他多方面的开拓与发掘,对文学发展前瞻性的预设,尽管一段时间被冷落,但放到整个文学历史的长河里,他应该受到重视,他的文学思想与理念具有超越时代的前瞻性价值。

崔春副教授对本单元做出总结,随后展开自由讨论,在许广义老师主持下,与会各位老师同学根据一天学习各抒己见。许丙泉、李岩、张毅等老师,秦艳、王辰熙等学生都踊跃发言,热烈讨论。

最后,517888九五至尊线路测尹海良副院长致闭幕词,对本次会议做出总结:本次研讨会小而精,层次高,主题聚焦性强,研究开掘深入;今天发言嘉宾,特别是新文学作品创作者和王氏家族代表从不同角度谈了王统照先生及自己对中国新文学发生背景的理解,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和启发。研讨会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并获得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关闭】 【打印】    责任编辑:WRH         作者:侯云鹤;